一、师承关系的公证和备案
(一)师承人员及指导老师的资质条件必须符合《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卫生部令第52号)有关要求。
(二)跟师学习本着带教老师与师承人员双方自愿原则,在征得带教老师所在单位同意后,向带教老师单位所在地的卫生局(中医药管理局)提交以下审核材料:
1.指导老师所在单位出具的《带教学习同意书》;
2.指导老师所在单位出具的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年限、职称任用等证明;
3.指导老师的身份证、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等原件;
4.师承人员的身份证、学历证书等原件;
5.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三)卫生(中医药管理)行政部门对有关材料审验合格后,向当地公证机构出具审验合格证明。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下载)。师承关系合同应当经指导老师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公证机构公证,跟师学习时间自公证之日起计算。
公证书一式六份,师承人员、指导老师及指导老师所在单位各执一份,同时应分送核准指导老师执业的县(市)区卫生(中医药管理)行政部门、市(州)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各1份备案。
二、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形式
(一)采取理论学习和跟师临床实践的形式。以跟指导老师临床实践为主,辅以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等。坚持传授与自学、实践与理论、继承与整理相结合,发挥指导老师与师承人员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要求跟师临床实践时间每周不少于5个工作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年不少于10个月。
(三)师承人员跟师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中断学习。对确有特殊原因中断跟师学习的,应补齐学习时间后再申请出师考核。
三、师承人员跟师学习的内容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传统医学出师考核和确有专长考核大纲(试行)》内容要求,在3年的跟师学习中应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和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术专长等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要熟悉《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温病学等中医经典,并学习与掌握1部与指导老师专业密切相关的经典著作。
四、出师考核的申请
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填写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并经其指导老师执业单位所在地的卫生(中医药管理)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市直医疗单位、通化矿业集团总医院由市中医药管理局审核),由市中医药管理局向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申请。在跟师学习期间,指导老师变更执业地点的,由最后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填写审核意见。
五、申请出师考核人员应当提交的材料
(一)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考核申请表;
(二)本人身份证明;
(三)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3张;
(四)学历或学力证明;
(五)指导老师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或者核准其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出具的从事中医、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证明;
(六)经公证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七)跟师学习相关材料:
1.反映师承人员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及劳动纪律、师徒关系、跟师临床实践时间等表现的考核表(见附件1、2)。
每月1份平时考核表(附件1),由指导老师及所在单位职能部门负责填写。
每年1份年度考核表(附件2),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填写(市直医疗单位、通化矿业集团总医院由市中医药管理局填写)。
2.本人独立完成的、能反映指导老师临床经验和专长,并全面完整体现诊疗疾病全过程的典型临床医案每周1篇,每年不少于40篇;
3.每月1篇结合跟师临床学习经典和专著的心得体会,每年不少于10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每篇均要求指导老师批阅,评语不少于200字。
4.每个工作日1篇跟师笔记,每年不少于220篇,每篇不少于500字,要求为手写原始记录。
(八)申请出师考核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六、出师考核的组织与管理
市中医药管理局和各县市区卫生局负责本辖区内师承人员备案、资格审核、跟师学习过程的监管和面向社会发布公告等管理工作。
出师考核由省中医药管理局根据当年出师人数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于9月下旬举行,考核工作开始前3个月由各县市区卫生局在本辖区内进行公告。
附表1:师承人员跟师情况平时考核表
附表2:师承人员跟师情况年度考核表
附表1
师承人员跟师情况平时考核表
考核项目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
优 每项9~10分 |
良 每项8~8.9分 |
合格 每项6~7.9分 |
不合格 每项0~5.9分 |
|
|
职业道德 |
职业道德高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突出事例 |
职业道德高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
职业道德较好,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
职业道德一般,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
|
|
工作态度 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模范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基本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一般,不遵守劳动纪律 |
|
|
师徒关系 |
很和谐 |
和谐 |
较和谐 |
不和谐 |
|
|
|
优 20分 |
良 16--19分 |
合格 12~15分 |
不合格 0~11分 |
|
|
跟师临床 实践时间 |
多于22个工作日 |
20-22个工作日 |
18-20个工作日 |
少于18个工作日 |
|
|
小计得分 |
|
|||||
说明:
1、平时考核表由指导老师所在单位负责填写。
2、通过查阅师承人员跟师笔记、原始考勤记录、听取指导老师及同行评议等,进行考评打分。
3、此考核表满分为50分,45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时间:
考核人(签名)
附表2
师承人员跟师情况(
考核项目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
优 每项9~10分 |
良 每项8~8.9分 |
合格 每项6~7.9分 |
不合格 每项0~5.9分 |
|
|
职业道德 |
职业道德高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突出事例 |
职业道德高尚,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 |
职业道德较好,有事业心和责任感 |
职业道德一般,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 |
|
|
工作态度 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模范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认真,基本遵守劳动纪律 |
工作态度一般,不遵守劳动纪律 |
|
|
师徒关系 |
很和谐 |
和谐 |
较和谐 |
不和谐 |
|
|
|
优 20分 |
良 16--19分 |
合格 12~15分 |
不合格 0~11分 |
|
|
跟师临床 实践时间 |
多于220个工作日 |
200-220个工作日 |
180-200个工作日 |
少于180个工作日 |
|
|
小计得分 |
|
|||||
说明:
1.年度考核表由县(市、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填写。
2.通过查阅师承人员跟师笔记、原始考勤记录、听取指导老师及同行评议等,进行考评打分。
3.此考核表满分为50分,45分以上为合格。
考核人(签名)